享實做樂
  • 首頁
  • 關於有你好棒
  • 創作工場
  • 共同工作室
  • 活動
  • 專案
  • 觀點
    • 謝昆霖的新創業運動
    • 享實做樂的雜談
  • 關於我們

3/15/2016

為什麼享實做樂要成立協會呢? QA集

評論

Read Now
 
一個社群朋友詢問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問題,在徵得他的同意後,稍作整理後公開如下。

【協會要幹嘛?找人的用意是?】
協會就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要作為募集資源的組織,提供社群運作的資源。找人是要協助大家把申請會員的文書細節完成。

【怎麼加入?我可以嗎?】
只要是有心一起解決公民問題的人都可以。

【公民問題指的是?】
大家一起定義,比方說,現在(2016)台中就是空汙、能源…等等。公民問題有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地區公民問題也會有些微的不同。這個非政府組織,專門挑問題很嚴重,但是無人解決的問題

【運作和具體實際行動呢?】
先把組織立出起來,實際行動的細部,需要組織的大家一起來定義。這一篇《享實做樂 2.0》有寫了一些比較大的操作策略,但需要更多人一起來參與和修正。

【這不是前幾年你在搞的嗎?這需要時間跟資金!】
對啊!只是之前沒有正式組織,所以也無法邀請整個社會加入,運用整個社會的資源做。

【不是已經有一些志願者在協助你了嗎?】
志願者大家來來去去的,無法穩定推動事務。需要一個全職的團隊,穩定推動事務,才能幹大事

【全職的團隊要啥條件?】
跟創辦人 謝昆霖 一樣傻就好,而且是個能被大家信任的傻子。目前正在找到一個方式,讓社會資源可以養活一個傻子團隊。

【創辦這個單位真正價值是啥?可以簡單明瞭說一下嗎?】
鼓勵、帶動、教育,公民用實做的方式,目標是解決當代公民的問題。從2014到2016這兩年不斷嘗議下來,發現前端要重做教育,因為很多人是連「有問題」都不知道;比較好一點的是「知道有問題」,卻連「問題的本質是什麼」都沒有能力辨證;最後是他們不敢真的放手去解決問題。

【這很深層,本質其實都是人的問題。那教育,你認為怎樣進行比較ok?】
教育,這是大哉問了,我做過很多的嘗試,像東海大學、朝陽大學…,我已經進行過三到四次的實驗…,而且有具體的方法。後來我發展出《新教育》這個想法,有三大核心課程: 實做學習、設計思考、自我價值

【教育,容易意見不同而意見分歧】
意見不同是好事,有理性辨證就沒問題,怕是「沒在想、不敢動手試」,連意見都沒有,或是虛假的意見。

【這真的很深層,不好去推】
當然,這件事當面聊我都能聊上很久,也操作很久了。而且,這件事不做不行。因為台灣人受的教育模式讓我們集體自卑…

【集體自卑?不懂,怎麼說?】
台灣人很自卑…,以致於不敢做大夢、不敢冒險、也不願意支持別人冒險,但並不是我們的素質差。這很容易觀察,比方喜歡說,「台灣之光」就是自卑的呈現;「放棄百萬年薪回鄉種田」也是。太需要外在的案例支持自己的想法,都是自卑才有的反應。
舉例講,「你看,他好勇敢」這句話就是講給「不勇敢」的人聽的。也只有「不勇敢」的人,會喜歡說「你看,他好勇敢」。 因為,如果勇敢對一個人來說很正常,他完全不會覺得這值得一提…。就像我們不會說,「你看,他在呼吸」一樣。這
是教育問題。

【認同,我覺得是資本主義的問題,那上班的人怎麼辦?】
美國、中國、以色列… 也是資本主義,也有很多人在上班哩…

【我不想上班也算自卑嗎?無法控制自己來上班是快樂的,算嗎?我是認真的問。】
不想上班、上班不快樂… 跟自卑還扯不上關係,是否選擇上班,也跟自卑無關。但如果是,只會羨慕別人勇敢但自己卻不敢做點什麼,那就是自卑。又或者說是,有些想法,但一直怕做了會怎樣,也是自卑。

【那這個組織要推動的事務,跟自卑又是怎樣的關連】
其實不該談自卑、也不談你該創業,我們只談,你的價值。你的人生,你活著是為了什麼?就談,你活著,是為了什麼?上班賺錢?那聽來跟活著只為了有飯吃,有飯吃只是為了過完一天,過完一天只是為了過完一年… 那聽起來就跟活著只是為了等死。

【不知道,我真的到現在活著要幹嘛?你知道你要幹嘛嗎?】
我知道,這是我這五年前才知道的。人都需要一段尋找自我的過程,尋找,是很需要時間、機緣、也需要別人提供資源的。
我不是刻意尋找,2010年以前,我也不知道我活著要幹嘛,我從很小就知道,這個世界少了我也不會怎麼樣。但是遇到一個前輩,他帶我做一些中國的城市規劃案。他一直跟我講「知識分子的工作,就是要讓人類變得更好,不然要幹嘛?」然後我就漸漸開始思考,我倒底學這些要做什麼… 只是賺錢活著嗎?我有一技之長,就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和活著嗎?繁衍後代和活著,聽來跟豬一樣…
於是我就開始想,那人活著目的是為什麼?我慢慢知道我的天命,推動這個社會追求更好的生活,
更有價值的生命意義。

【這跟前輩的聽起來沒差別】
是啊,一樣的事。但有不一樣的推動方式:鼓勵大家實做解決生命問題,讓人類變得更好。

【變得更好是哪方面?】
「更好」是可以辨證的,但絕對不是生活品質變得更好,那是表面的。

【我覺得讓人類變得更好並不夠,並不是所有人生活品質變好,我覺得品德變得更好才是重點】
的確是!我認為的更好,是人類在這個世間生存,與所有的生物共榮,而這個必需由內做起。所以新教育的三大核心課程才有「設計思考、自我價值」。


【我只知道我兩個小孩以後要自立自強,凡事都可以自己做看看,去嘗試】
我們當父母的,有義務要提供他們時間、機緣、資源,去讓他們嘗試,但是嘗試所需要的「時間、機緣、資源」很龐大。

【但人有的時候是邪惡的,你看北韓、中國…,江山易改】
我覺得那是認知落差,有機會就能調整,只需要更全面、更開放、更透明,人就能自己選擇。而且是改得了的,需要時間而已。

【所以你的用意是導引?】
精確講,是把所有的選擇都揭露,你自己判斷,自己嘗試,自己選擇。不講別的,中國控制言論自由沒錯吧?但最近有個新聞是,新華社這些官媒都開始罵中國的網路長城。很奇怪吧?就我們的理解,新華社也是控制言論自由的幫兇,所以說中國網管管很嚴,他們應該不會有意見才對。有意見的原因是他們的文被刪了,XD,新華社等等官媒的文被刪。那就有趣了。那為什麼他們會有意見?因為他們「體驗過言論自由」(相對於一般百姓,他們自由些)。
為什麼叫「享實做樂」,我覺得什麼書、背文章,那些都不必多講,只要讓你知道:人間的「所有選擇」,然後你做做看,你就會開始想… 我真的喜歡的是什麼?而那個是普世價值,不用教的。
所以,這個非政府組織,只是在推動和營造一個環境,可以讓大家動手實做、思考辨證,找到自己的價值,如此而已。只是透過一個打怪的過程,叫做「解決公民問題」,讓大家有個機會動手實踐自己的想法。

【是要讓無法去實現的人也能夠實現】
對!要創造一個環境,讓所有人這個環境裡,可以多嘗試,不要怕失敗,要他們自己學。就像你剛剛說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多嘗試,多做做看,不要怕。我指的就是「所有人」都該擁有這個環境。

【但這要很多的支撐】
以要有協會,把整個社會的資源導進來,這個允許嘗試錯誤的環境,絕對是需要大量支撐的。

【但反觀,支撐到一定的程度,還是會有分裂的人事物產生】
這是另一件事了,我選擇不多想,人間…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存在,並不是該做的不去做的理由。而且,我覺得我們努力點,我們這個世代看得到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我是說認真的。

【只是感覺很多事情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當然自己能掌控的一定要撐住】
無需掌控呢…,我從來不試圖掌控。就方向確定,盡力為之,其他不多想。

Share

評論
Details

    享實做樂

    致力於提供實做和創新的基地,共享各種資源協助青年改變世界!

    Archives

    三月 2016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六月 2015
    九月 2014
    六月 2014

    Categories

    全部
    Biotech
    Difination
    Energy
    Goodwork 2.0
    Make
    Maker
    定義
    實做
    議題松

    RSS 訂閱

實做情報|information
開放時間 / Open TIme|(尚未公開)
地址 /  Address|40764 台中市西屯區西屯路三段161-4號 2F / 2F., No.161-4, Sec. 3, Xitun Rd., Xitun Dist., Taichung City 407, Taiwan (R.O.C.)​
電話 / Tel|(+886)4-24615505
傳真 / Fax|(+886)4-24616910
E-mail|goodwork@hfcc.com.tw
  • 首頁
  • 關於有你好棒
  • 創作工場
  • 共同工作室
  • 活動
  • 專案
  • 觀點
    • 謝昆霖的新創業運動
    • 享實做樂的雜談
  • 關於我們